核电企业基于归一化卓越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魏智刚;邹益民;董鑫;张成意;张凯铭;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核电”)围绕海南自贸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和中核集团在琼产业发展布局,在“一主多元”发展战略基础上,运用系统思维、归一思维和目标管理,创新构建了“12345”卓越海核管理体系;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实施问题清单和卓越清单的“两大清单”管理模式。通过卓越管理体系的实践和与时俱进的优化,高质量落实中核集团公司党组和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决策部署,海南核电实现超预期发展;通过卓越海核管理体系的升级演化,逐步形成了海南核电“小堆全球引领者、新质生产擎旗手、粤桂高地冲锋队、海南能源压舱石、卓越管理模范生、优秀人才锤炼地,以及“核能、核能+产业园、核能+石化耦合、核能+技术服务、核能+核技术应用、核能+海洋产业”的产业六元布局,为海南核电党委谋划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和中核集团在琼产业蓬勃发展做出新贡献提供了战略性新路径。
核电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数据中台建设实践
习娟;通过对“六个根本遵循”内涵和理念的承接、理解、测度和转变,构建了评价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指标体系。以指标为牵引,开发建设了i-绩效平台和经营数据中台,助力公司决策制定和绩效管理,助推统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具有良好的推广效应。
核电厂基于效率和效益双提升的业务外委管理
乔雪锋;周辉;为应对经济效益稳增长存在的挑战,三门核电运用系统思维,创新性地构建一套聚焦于效率和效益双提升的业务外委管理体系,以“控本、提效、共赢”为总目标,以《外委项目行动规划方案》为蓝图,以《标准外委项目清单》和《自主化能力培养清单》为抓手,围绕“资源配置精细化管理、培养核心能力、部署数智化转型、源头管控、供应链提效”五大路径开展业务外委的专项提升管理。经过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多样化的管理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本效益;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聚焦主责主业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管理效率和人员效能的持续提升,实现关键运维技术自主化,为国内核电技术的发展贡献智慧。
基于精益创业理念的新型核能装备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施
顾颖宾;田明琦;陈励志;林一;孙建;面对新型核能装备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多、技术难度大和高度定制化等特点,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在海洋核能装备开发过程中首次引入精益创业理念,构建了以“概念-开发-最小可行产品(MVP)-验证”反馈环为核心机制,以开放式平台等为衍生手段,以精益组织结构、制度体系、精益文化为保障的新型核能装备开发体系。该体系强调控制资源投入规模,持续修正研发方向,能够有效应对新兴产业的不确定性,提高开发效率和成功率。
进口机组关键仪控系统核心维修能力提升管理
沈鼎;李袁鹏;冷凌锋;在现有的国内核电厂中,进口机组占据不小的比例,受制于国外技术的限制,衍生了运行维护困难、设备要价高昂、核心技术封锁等问题。田湾核电厂目前在运机组有6台,其中1~4号机组为俄罗斯进口的VVER机组,5、6号机组为法国进口的M310机组,在全国进口机组中具有代表性,多机组、多型号的现状对于仪控人员的维修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受国际形势影响,需要仪控人员尽早摆脱国外技术依赖,打造核电自主维修能力品牌。着眼于田湾核电厂的关键仪控设备进行研究,确立了以“多元化、反垄断、促提升”为战略目标来构建核心维修能力提升体系的方针,根据双维度对仪控系统进行分析,总结长期以来核电机组的运行经验,对国外技术封锁进行突破,多方面实现核心维修能力提升。
可控核聚变与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计划
冯开明;介绍了我国能源的基本情况,核聚变能和可控核聚变的基本原理,以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历史与现状。对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的研究发展历程做了简要的回顾。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与核能可持续发展
赵志祥;夏海鸿;描述了ADS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在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及地位;介绍了国内外ADS研究的状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ADS研发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时间表;分析了ADS研发与国内核能相关发展计划的关系;并就我国开展ADS的研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AP1000反应堆主泵屏蔽套制造工艺浅析
关锐;高永军;简要地从材料、成形、焊接、热处理几个方面对我国引进的第三代核电站AP1000反应堆主泵屏蔽套的制造工艺进行了浅析,阐明了在屏蔽套制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于实现我国反应堆主泵的国产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受控热核聚变研究进展
杨青巍;丁玄同;严龙文;钟武律;聚变能是最有潜力永久、稳定地提供未来清洁能源的方式之一,以受控聚变为目标的物理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在国际上已经开展了半个多世纪。本文描述了磁约束聚变在中国核工业领域的探索和研究历史过程;详细展现了以托卡马克装置为代表的重大研究进展,包括中国环流器一号/新一号(HL-1/1 M),中国环流器二号A (HL-2A)及其改进型HL-2 M装置等;最后,对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的设计和建造进行了概述。
世界核电国家的发展战略历程与我国核电发展
欧阳予;概述世界上主要发展核电的国家的技术路线、发展战略历程及其经验与教训;当前国际上核电发展的动向及前景;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我国核电自主化取得的成绩、具备的能力以及为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所做的努力;我国核能开发利用的前景展望。
可控核聚变与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计划
冯开明;介绍了我国能源的基本情况,核聚变能和可控核聚变的基本原理,以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历史与现状。对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的研究发展历程做了简要的回顾。
未来能源——可控核聚变
段旭如;<正>可控核聚变因其具有资源丰富、固有安全性、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目前认识到的可以彻底解决人类社会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针对核能的发展制定了"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的战略。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便布局开展可控核聚变研究,1965年在四川乐山建立了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基地。先后建成了箍缩、仿星器、磁镜、反场、托克马克等多种类型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并于1984年建成了我国磁约束聚变领域第一座大科学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
历史上三次核事故,三哩岛核事故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福岛核事故有什么区别? 我国会发生类似的核事故吗?
<正>答案点评答案一三次核事故中,三座电站的堆型不同。三哩岛核电站是压水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石墨堆,福岛核电站是沸水堆。三次事故的原因不同。三哩岛核事故是一次由于设备缺陷加上人员操作不规范,造成核电站的运
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对人体健康影响究竟有多大?
潘自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发生已分别有31年和6年,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至今众说纷纭。对健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当前需要澄清、明确和研究的问题。国际上,涉及研究和评价辐射影响的单位较多,但其权威单位应该是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文中介绍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报告并发布的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影响报告的主要结论,分析了产生一些误解的主要原因。
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江泽民;本文阐明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指出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事关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从资源、生产、消费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关于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路,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文中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主要涵义是:坚持节约高效、多元发展、清洁环保、科技先行、国际合作,努力建设一个利用效率高、技术水平先进、污染排放低、生态环境影响小、供给稳定安全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体系。文章阐述了节约优先的长期战略、一次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先进电力系统的发展等内容,展望了未来能源技术的发展前景。同时,还提出实施好能源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完善能源政策,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宏观管理,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