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

访问量:313330

经营管理

  • 核电企业基于归一化卓越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魏智刚;邹益民;董鑫;张成意;张凯铭;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核电”)围绕海南自贸港“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和中核集团在琼产业发展布局,在“一主多元”发展战略基础上,运用系统思维、归一思维和目标管理,创新构建了“12345”卓越海核管理体系;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实施问题清单和卓越清单的“两大清单”管理模式。通过卓越管理体系的实践和与时俱进的优化,高质量落实中核集团公司党组和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决策部署,海南核电实现超预期发展;通过卓越海核管理体系的升级演化,逐步形成了海南核电“小堆全球引领者、新质生产擎旗手、粤桂高地冲锋队、海南能源压舱石、卓越管理模范生、优秀人才锤炼地,以及“核能、核能+产业园、核能+石化耦合、核能+技术服务、核能+核技术应用、核能+海洋产业”的产业六元布局,为海南核电党委谋划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和中核集团在琼产业蓬勃发展做出新贡献提供了战略性新路径。

    2025年03期 v.18;No.83 298-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2K]
    [网刊下载次数:0 ]
  • 核电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数据中台建设实践

    习娟;

    通过对“六个根本遵循”内涵和理念的承接、理解、测度和转变,构建了评价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指标体系。以指标为牵引,开发建设了i-绩效平台和经营数据中台,助力公司决策制定和绩效管理,助推统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具有良好的推广效应。

    2025年03期 v.18;No.83 308-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9K]
    [网刊下载次数:0 ]
  • 核电厂基于效率和效益双提升的业务外委管理

    乔雪锋;周辉;

    为应对经济效益稳增长存在的挑战,三门核电运用系统思维,创新性地构建一套聚焦于效率和效益双提升的业务外委管理体系,以“控本、提效、共赢”为总目标,以《外委项目行动规划方案》为蓝图,以《标准外委项目清单》和《自主化能力培养清单》为抓手,围绕“资源配置精细化管理、培养核心能力、部署数智化转型、源头管控、供应链提效”五大路径开展业务外委的专项提升管理。经过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多样化的管理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本效益;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聚焦主责主业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管理效率和人员效能的持续提升,实现关键运维技术自主化,为国内核电技术的发展贡献智慧。

    2025年03期 v.18;No.83 314-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设备管理

  • 基于精益创业理念的新型核能装备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施

    顾颖宾;田明琦;陈励志;林一;孙建;

    面对新型核能装备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多、技术难度大和高度定制化等特点,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在海洋核能装备开发过程中首次引入精益创业理念,构建了以“概念-开发-最小可行产品(MVP)-验证”反馈环为核心机制,以开放式平台等为衍生手段,以精益组织结构、制度体系、精益文化为保障的新型核能装备开发体系。该体系强调控制资源投入规模,持续修正研发方向,能够有效应对新兴产业的不确定性,提高开发效率和成功率。

    2025年03期 v.18;No.83 318-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 进口机组关键仪控系统核心维修能力提升管理

    沈鼎;李袁鹏;冷凌锋;

    在现有的国内核电厂中,进口机组占据不小的比例,受制于国外技术的限制,衍生了运行维护困难、设备要价高昂、核心技术封锁等问题。田湾核电厂目前在运机组有6台,其中1~4号机组为俄罗斯进口的VVER机组,5、6号机组为法国进口的M310机组,在全国进口机组中具有代表性,多机组、多型号的现状对于仪控人员的维修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受国际形势影响,需要仪控人员尽早摆脱国外技术依赖,打造核电自主维修能力品牌。着眼于田湾核电厂的关键仪控设备进行研究,确立了以“多元化、反垄断、促提升”为战略目标来构建核心维修能力提升体系的方针,根据双维度对仪控系统进行分析,总结长期以来核电机组的运行经验,对国外技术封锁进行突破,多方面实现核心维修能力提升。

    2025年03期 v.18;No.83 324-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 非能动核电厂基于裕量趋势化管理的阀门专项管控体系构建与实施

    刘夏城;刘印旭;

    为定量化评估阀门性能,精准掌握阀门性能趋势,三门核电作为国内首家非能动核电厂通过对标国际先进核电厂和科研机构的良好经验和技术成果,结合三门核电阀门项目管控需求实际,构建了国内首套电动阀和气动阀专项管控体系,开发了阀门裕量趋势化管理业务流程,突破了目前行业只能对阀门性能进行定性判断的技术壁垒,实现了对阀门性能的定量结果计算并进行裕量的趋势跟踪管理。项目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计算模型开展阀门的裕量计算工作,潜在挖掘并增加阀门的性能裕量,延长试验的间隔,优化核电厂大修项目,降低人员工作剂量,满足核电厂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在保障和提升安全相关阀门可靠性并维持阀门安全功能有效性的同时,提高了核电厂运行经济性,同时减少了阀门过度解体维修更换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和人员辐照剂量,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核电厂设备可靠性显著提升,试验一次合格率逐年提高,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保障了核电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5年03期 v.18;No.83 331-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多终端的核电厂运行一体化智能巡检平台的构建与实施

    刘景伟;王凯彬;陈路标;谢自彬;

    随着核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核电厂现有设备巡检模式已难以满足高效、智能化的需求。针对这一系列挑战,核电厂坚持数字化提质增效,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现场巡检实际问题和场景繁杂特点,深入分析核电厂设备巡检工作中存在的巡检效率低下、巡检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等问题,统筹智能巡检规划,系统性地提出了一套基于多终端的一体化智能巡检管理平台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工业应用中成熟的多样化智能识别终端,并结合核电巡检业务场景,构建了核电厂“一体化智能巡检”管理平台。实现了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异常参数的智能识别与预警、巡检数据的高效管理、“问题找人”和特定区域的无人巡检、减人巡检、高频巡检等功能,显著提升了核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不仅推动了核电厂智慧化建设进程,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025年03期 v.18;No.83 336-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项目管理

  • 新建核电项目基于整体协同机制的项目管理实践

    钟华;刘旭升;刘强;

    本文探讨了新建核电项目基于整体协同机制的项目管理实践,详细分析了其背景意义、内涵、具体做法、实施效果与评价,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通过创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了设计、采购和施工的深度协同,优化了核电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核电行业的项目管理创新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经验借鉴。

    2025年03期 v.18;No.83 342-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9K]
    [网刊下载次数:0 ]
  • 寒冷地区多机型核电工程协同建设的管理实践

    贾菲;范长虹;李策;张鹏飞;

    辽宁核电积极探索建立了适用于寒冷地区多机型核电工程协同建设机制。对各方职责、机构设置、程序体系进行整合,统一评价标准并加强工作协调,提升了多机型核电项目管理整体功能;建立CAP1000和VVER1200两种三代机型建造技术协同机制,开发VVER模块化施工技术体系,大幅提升建造效率的同时,降低安全质量风险;建立适合寒冷地区核电冬季施工技术协同机制,开发核电冬季施工技术,实现寒冷地区核电冬季连续施工;建立群堆设计、采购等资源一体化管理和群堆风险防控资源一体化管理协同机制,有效防控项目实施风险,全方位保障项目“六大控制七个零”全面受控,为寒冷地区多机型核电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和管理经验。

    2025年03期 v.18;No.83 347-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赢得值法的核电项目投资控制管理研究

    金波;龙艳丽;

    针对当前核电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款支付与工程现场施工进展的实际价值脱节、建安合同商务分歧巨大进而影响项目正常推进的行业痛点,三门核电基于赢得值法和一体化项目管理理念,以合同造价管理为主导,创新性在三级进度计划条目上以合同清单形式加载施工图预算费用,以精确计算的资源加载方式创建赢得值“进度-合同费用”数据库,并融入“先商务后工程”理念,将赢得值管理与中间结算、工程款支付管理相结合,编制赢得值管理程序和专项实施方案,以赢得值管理、中间结算、工程款支付双向互动实现合同工程款精准快速支付、商务分歧高效解决、进度管理与投资管理有机结合,实现了核电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合作共赢、商务与工程高效融合,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显著,为核电行业及其他大型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25年03期 v.18;No.83 352-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 聚焦计划与协同的核电工程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卓理政;庄泽楠;陈鑫;崔运佳;施卫华;王运喜;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漳州能源”)“华龙一号”工程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在推动产业链发展、增强经济动力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保证项目进度零偏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漳州能源围绕“计划任务分解不充分”和“隐藏制约挖掘能力不足”的关键问题,探讨了漳州能源构建核电工程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实践。以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工程节点目标、打造卓越项目以及提速施工现场任务完成为背景,通过构建聚焦计划与协同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提升工程进度管控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该管理体系结合用户需求导向、计划分解专业化、工程生产协同化等改进思路,通过信息化赋能,优化进度管控体系顶层设计,全面分析进度风险点和关键路径。具体方法包括进度管控数字化、计划分解专业化、制约挖掘精确化和部门协作实效化。实践结果表明,该管理体系有效降低了计划任务滞后率,显著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经济效益方面,通过提前介入和优化管理,工程进度大幅提高,确保了机组按节点商业运行。企业效益方面,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克服了制约因素,成功实现工程节点目标。社会效益方面,管理成果得到固化,形成了可复制的管理模式,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5年03期 v.18;No.83 358-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4K]
    [网刊下载次数:0 ]

安全管理

  • 核电企业一体化智慧安全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郭守锋;沙松干;龙鑫宇;肖炜;肖皓;康伟;

    随着核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深入推进,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下分散式信息系统已难以满足核电厂安全管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的迫切需求。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建立体系化、集约化的安全信息数据共享机制,打造集数据管理、动态监管、智能预警等多功能为一体,具有全员覆盖、智能辅助、关联预警、闭环管控等显著特性的工业安全智慧管理平台(i-安全),进一步把统筹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落实到企业治理核心环节,为核电厂群堆管理模式下的安全信息化建设提供可快速复制的推广范例。

    2025年03期 v.18;No.83 364-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1K]
    [网刊下载次数:0 ]
  • 核电厂集体剂量降低四路径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彭永军;王孔钊;姜建其;

    为有效降低核电厂集体剂量,提出了一种基于管理创新的四路径工作方法。该方法从辐射源项控制、维修项目优化、检修工艺改进和辐射防护管理提升4个方面入手,分别针对核电厂化学、运行、维修、技术和辐射防护等专业开展剂量降低工作。通过实施辐射源项控制方法,降低辐射源项强度;通过优化预防性维修策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照射;通过改进役检和维修的工艺和方法,缩短检修时间和辐射照射时间;通过辐射防护管理提升路径,加强辐射防护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人员辐射防护意识和技能。实践表明,该四路径工作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核电厂集体剂量,保障工作人员健康和安全,为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03期 v.18;No.83 370-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核电高风险小支管安全风险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谢婧怡;梅炳云;周志贵;

    基于核电高风险小支管安全风险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适应当今国家、组织为保障核能安全、防止核能发展和利用中的核灾难,采取的一系列战略和措施。同行核电厂一般在调试热态阶段开始小支管普查,而漳州能源基于核电高风险小支管安全风险保证体系是充分吸收同行经验反馈,坚持一个“高风险小支管安全风险保证”的目标、围绕“分类管理、核岛先行”两个核心,在小支管安装、调试、运行3个阶段、通过4项保障、5条举措来构建与实施。管理上由同行的“已病查因”转向“未病先防、欲病先治”,从根源上降低因小支管断裂导致停机、停堆风险的概率。基于核电高风险小支管安全风险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在漳州能源“华龙一号”1、2号机组在建期间开始组织和筹备的,其间提前发现小支管的设计和安装问题,提早介入解决,为商业运行阶段的小支管的安全可靠提供保障,该小支管管理方法和思路可供其他未运行核电厂乃至同行调试核电厂、运行核电厂进行参考和借鉴。

    2025年03期 v.18;No.83 376-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风险管理的智慧消防平台构建与应用

    吴洋;彭志雄;沈本源;胡小刚;郭江平;翁瑞泓;曾欢;杨俊;文鑫;

    基于风险管理的智慧消防平台以风险管理理念为核心,结合“消防+人工智能+物联网+5G+大数据”模式,将核电厂传统消防平台优化、升级、改造,实现消防数据流程无缝衔接、软件硬件无缝衔接,通过数据采集、分类、融合、智能分析计算及后续预警研判,实现科学决策和实施,提高火灾报警监控和响应水平,从而提升核电厂整体消防运行管理能力及安全水平。

    2025年03期 v.18;No.83 382-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1K]
    [网刊下载次数:0 ]
  • “3+N”运营核保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张澜;吴静;杨玉环;雷玉倩;徐玲;唐莎;

    “3+N”运营核保险管理体系负责在运营期核保险项目的谈判过程中协同发力,助力核保险签约顺利。“3+N”运营核保险管理体系的成立,解决了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霞浦核电”)在核保险投保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原有管理模式无法应对新问题、专业能力无法适应新需求、信息披露管理无法满足新要求的实际困难,实现霞浦核电保险接口部门科学应对核保险管理难题,科学、全面提升保险管理水平目标,开创了国内核保险“四个首次”,实现了核电建设项目保险承保的“国产化”。

    2025年03期 v.18;No.83 387-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数字核电

  • 智能化核电厂化学监督与控制体系建设研究

    于洋;王旭初;高昀;贾彦龙;

    智能化诊断与控制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技术系统的运行模式,更对组织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智能化技术在化学诊断与控制过程中如何重构决策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并推动变革。田湾核电化学领域制定了“精确分析、精准诊断、精细控制”的标杆目标,运用精益管理、数据驱动、目标管理、用户思维等理念,通过数据分析、云计算、自动化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等手段,完成群堆模式、零散控制的复杂管理模式的智能化建设,提出“技术-组织-环境”协同框架,为核电厂化学监督与控制实现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构建并实施以智能管理平台为基础的核电厂化学监督与控制的化学管理模式,实现化学工作管理信息化,异常诊断和工况控制智能化,通过建立标准数据库、构建群堆化管理模式,打破数据孤岛和消除烟囱式的服务布局,建立“基于模型”理念,统一数据源的化学监督和控制智能化平台和软件,通过迭代更新,实现化学管理的不断提升。该成果支持全类型机组灵活接入,已在VVER和M310机组上推广和应用。

    2025年03期 v.18;No.83 392-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大型核电企业数字化运行规程全流程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马国石;樊鹏飞;李宇明;周俊杰;黄金光;苏云;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山核电”)积极寻求有利于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核电运行高水平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聚焦“管理层、执行层、监督层”的实际业务需求,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研发了国内核电领域首个面向“多堆型、复杂结构的运行规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运行规程全流程管理体系的数智化转型。该项目通过加大基础性研究和加强技术攻关,优化重塑业务流程,完善数据基础,融通业务数据,植入数字化防人因、强安全举措,确保了运行规程的“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全数字”管控,为卓越运行提供管理保障,实现安全强化、精准驱动、效率提升,持续为秦山核电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2025年03期 v.18;No.83 399-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6K]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一物一码”化学品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庞雷;任丽娟;强浩;

    化学品在电力行业生产与维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类多、消耗量大,加之传统管理模式手段单一,常引发标签不一致、记录更新延误、无法实时跟踪等问题,存在一定的潜在安全隐患。尤其在核电厂环境下,对化学品的精细化管控和严苛的安全要求使得传统管理模式更显不足。为此,江苏核电基于移动终端应用和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二维码技术,构建了“一物一码”化学品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为每一瓶化学品分配唯一的二维码,结合移动审批、二次标签静默打印、防磨损覆膜技术、实时扫码监管、自动库存盘点与危险分级管控等手段,实现化学品从领取、入库、使用到空瓶处置的全流程数字化追踪。实践表明,该系统能有效解决传统化学品管理中的瓶颈,在资源优化、成本降低、安全与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为电力行业乃至其他化工领域加强化学品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行参考。

    2025年03期 v.18;No.83 406-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 航磁测量和磁矢量三维反演技术在核电厂选址中的应用

    杨洪旭;成同松;石连成;

    基于无人机的航磁测量和磁矢量三维反演技术,可以快速查明地下深层磁性地质体与断裂构造的三维空间展布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分布特征。该技术首次在核电领域应用,并成功解决了某核电项目选址过程中,由于政策和地形地貌限制,常规勘察方法无法对地下浅埋基岩空间展布进行探测的问题。通过航磁测量和磁矢量三维反演技术的使用,最终查明了某核电项目厂址附近火山岩三维形状和岩浆通道位置,为项目后续可行性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该技术的应用较钻探方法工程投资大幅度降低,并得到行业监管单位以及领域专家的认可,是在国内核电基岩厂址逐渐枯竭情况下的一条可行的选址方法,在核电厂选址领域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2025年03期 v.18;No.83 410-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 百万千瓦核电厂稳态参数监测平台构建与实施

    王健生;李晓刚;薛威;

    结合当前数字化仪控系统(DCS)控制技术发展现状,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核电行业内首个稳态参数监测平台。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确定研发目标;以DCS为基础,构建监测平台;以安全生产为核心,聚焦稳态参数;以精准预警为目标,精细平台展示;以精益求精为导向,持续功能拓展;以推广应用为愿景,创新优化无止境,成功实现“DCS阈值监控”和“稳态趋势分析”双互补的监控模式,有效解决了当前DCS阈值监测的弊端,实现了运行参数的智能监测和自动预警,从“人找问题”的模式转变到“问题找人”,大大提高核电操作员的工作效率和核电机组安全水平,实现核电机组监控的精细化、智能化提升。稳态参数监测平台的成功构建与实施,实现了运行技术和信息化思维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机组安全和经济效益提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025年03期 v.18;No.83 418-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网刊下载次数:0 ]

运维管理

  • 以实现核电领跑者为目标的大修在役检查精细化管理

    翁佳豪;李邱达;梅兰;卢洪涛;高飞;

    核电厂需在运行寿期内定期对核级部件及其支承的金属状态和结构完整性进行部分或全面在役检查工作。针对目前行业内大修在役检查存在的作业风险高、检验工期长、执行难度大等众多共性难点,秦山核电聚焦“勇做新时代核电领跑者”公司理念和追求机组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指标满分目标,对大修在役检查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坚守安全底线,通过对上下游文件体系的整合以及现场作业流程的规范化管理,从程序层面预防人因失误陷阱。开发引入新技术代替传统高风险作业方式,从技术层面进一步提高了现场作业效率、保障了现场作业安全。对在役检查规范及检验细节进行深入研究,全方位开展大修在役检查项目检验逻辑与步序优化。编制标准化处理方案,开展专项培训,开发在役检查管理系统,建立标准化、数字化的管理体系,显著提升在役检查整体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在役检查各专项实施效益屡创新高,助力秦山核电卓越大修绩效目标实现。

    2025年03期 v.18;No.83 423-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 以提质增效为导向的“六化三体”核电运维技术管理

    刘辉;吴磊;李高超;易良川;曾振华;周贺贺;周立雨;

    核电运维技术管理是保障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运维检修基于“六化三体”方法论,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核电运维技术管理模式。通过构建工作氛围正向积极化、经验反馈深入高效化、创新流程精进规范化、综合体系协同一致化、成本控制切入精益化和风险管控系统全面化的“六化”概念,以及创承核心能力综合体系、彻析精准执行质控体系和锚定整体协同联动体系的“三体”体系,实现了核电运维技术管理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和实践效果,为核电运维管理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025年03期 v.18;No.83 428-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8K]
    [网刊下载次数:0 ]
  • 基于安东尼企业控制模型的智慧决策支持系统构建与实施

    鲁爽;陈阳;肖璐;

    公司决策是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发展方向,法律合规风控作为公司决策的重要支撑点,对于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风险可控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安东尼企业控制模型的相关理论与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战略愿景相结合,深化法律、合规、风险、内控决策支持体系建设,构建数字化智慧决策支持系统,引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知识库,通过系统化的信息传送、存储和交换,将知识应用到具体业务场景中,打破以往依赖经验和直觉的决策方式;通过底层数据分析集成至管理驾驶舱,实现风险可视化实时监测和自动预警,辅助各级管理人员实时参考大数据分析结果,全面了解内外部风险状况,使决策过程更加科学、精准。该系统在行业内具有新颖性,对于企业开发高质量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及法律合规风控数字化转型,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2025年03期 v.18;No.83 434-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运行准备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张超;王荣涛;刘懿夫;王泽梁;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堆”)具有工期短、体积小、模块化等优势,可在世界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内某核电厂小堆项目作为全球首个在建陆上小型模块式商用压水堆示范工程,面临着首堆无参考、运行经验缺乏、首台套设备多、工期短要求高、成本受限、设计变更频繁、运维人员紧张等难点问题,为运行准备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首先从战略层面、机组需要、品牌建设3个维度分析小堆运行准备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其次,从一个中心、三条主线、九条路径等方面阐述基于正向设计的“1-3-9-1”首个小堆运行准备管理体系的框架。最后,从体系提升、项目保障等方面介绍该体系所产生的效益。本文的研究对于核电机组运行准备工程实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5年03期 v.18;No.83 440-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网刊下载次数:0 ]
  • 核能发电企业基于约束理论的标杆运行管理

    张爱国;刘春龙;王慧鹏;王宁宁;郝龙;张长祥;

    运用约束理论分析工具,在标杆运行管理实践中动态化、聚焦性识别生产运行现状与“全球标杆”之间的差距,分析计算瓶颈因素,从而为制定标杆运行管理提升实施方案、实施改进行动、消除瓶颈因素提供指引,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支撑。

    2025年03期 v.18;No.83 446-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